市科技局“五项举措”贯彻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1月3日,市科技局召开局党组扩大会,专题学习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此次市委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并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024年,市科技局将围绕全会精神,牢牢扭住“产业科技”这一关键,在重大科技项目牵引、科技成果转化、卓越工程师培养、科技创新体系增效、对外科技交流合作五个方面实施“五大赋能行动”,以实际行动担起市委交给我们的任务。
一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赋能行动。抓好《东莞市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办法(试行)》的组织实施,持续推进市重大科技项目库建设,健全项目入库机制及保障服务工作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开展链条式集成技术攻关,力争年内推动20项市重大科技项目实现产业化或向市重大建设项目、市增资扩产项目转化。
二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赋能行动。出台《东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力争构建“培育发现科技成果、精准评价科技成果、闭环服务科技成果、加强考核保障”的全过程工作机制,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和创新创业社区(综合体),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统筹推进科技成果的落地服务工作,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为样品、再到产品的关键环节,2024年力争转化落地100家科技型企业。
三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赋能行动。推动卓越工程师创新院有效运转,重点抓好工业软件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卓越工程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力争2024年引进500名研究生来莞联合培养,为企业提供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
四是实施创新平台体系增效赋能行动。发挥大装置、材料实验室的优势推进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出台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市级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推动新材料产业营收增长。依托大科学装置布局核医学产业,积极推动BNCT项目临床试验及产业链打造,依托龙头企业和高水平医院组建下一代硼药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创新联合体,启动生物医药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布局打造核医学产业高地。以数据资产入表为契机,依托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加快研究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聚焦工业算法模型,争取率先在PCBA领域实现突破。
五是实施对外科技交流合作赋能。强化与港澳的科技资源对接,重点推动与香港科学园合作实施IDM2电子开发加速计划;对接香港城市大学“HK Tech 300”计划,支持香港科创项目来莞转化;联合香港工业总会共同推动在莞港企与香港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以点带面推动莞港科技合作样板示范项目。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